采用3道并条,对防止色纺纱色差及减少疵点有较好的作用。工艺采用顺牵伸,头道并条一般采用较小的总牵伸倍数,要求小于并合数,后区牵伸倍数在1.8倍;二道并条总牵伸倍数与并合数一致,后区牵伸采用1.6倍;三道并条采用带自调匀整装置的并条机,控制条子的质量不匀率在0.2%以下。改造断条自停装置,专业双抗腈纶包芯纱将反光式断条自停改为对射式断条自停,避免因深色棉条不反光而误判,产生缺色、少色棉条。另外,河源双抗腈纶包芯纱增加接触式断条自停装置,增强断条检测信号,保证色条颜色。由于色棉染色后,纤维表面蜡质损失,可纺性差,因此需要对胶辊进行涂料处理,防止色条黏、缠胶辊,造成缺色。
腈纶具有优良的性能,由于其性质接近羊毛,故有“合成羊毛”之称。通常,河源双抗腈纶包芯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给商家购买纤维时,都会俗称腈纶。腈纶合成纤维含有或含量大于85的共聚物。腈纶可与羊毛混纺,产品大多用于民用方面,如毛线、毛毯、针织运动服、蓬布、窗帘、人造毛皮、长毛绒、膨体纱、水龙带、阳伞布等。专业双抗腈纶包芯纱根据不怕虫蛀等不同优点的用途的要求可纯纺或与纤维混纺,各种规格的中粗绒线和细绒线“开司米”。 腈纶具有的热延伸性,适用于制作膨体纱、毛线、针织物和人造毛皮等制品。腈纶纤维其性能后,手感柔软,易于染色,色泽鲜艳。弹性不如羊毛、涤纶等纤维,尤其是反复拉伸后,剩余变形较大。所以用腈纶制作的衣服袖口、领口处易变形。腈纶的吸湿性低于锦纶,易产生静电和起毛起球。腈纶的导热系数低、质地轻,所以保暖性好,同时具有的耐日光性,防虫蛀和霉菌,广泛用于针织服装。可用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
色纺纱能实现白坯染色所不能达到的朦胧的立体效果和质感。色纺纱使用起来无污染,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色差。因此,专业双抗腈纶包芯纱颜色柔和时尚、能够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灵活生产的色纺纱,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高档服饰产品中。色纺由于采用“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缩短了后道加工企业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河源双抗腈纶包芯纱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相对于采用“先纺纱后染色”的传统工艺,色纺纱产品性能优于其它纺织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色纺纱在同一根纱线上显现出多种颜色,色彩丰富、饱满柔和。用色纺纱织成的面料具有朦胧的立体效果,颜色含蓄,自然、有层次。
双抗腈纶包芯纱价格无论是直接染料还是酸性染料,其色牢度均欠佳,所以染色后最好用阳荷性固色剂进行处理。从纱线到成衣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克服加工时产生静电,减少断头率,一般均添加防静电剂SN(阳荷性);对于针织服饰,客户往往对手感要求较高,有时在成衣后,还需柔软整理,以调节手感。而大多数柔软剂均属阳荷性或弱阳离子和非离子型。原则上上述三者可同浴处理,但在具体操作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固色剂用量一般为3%~4%(OWf),处理条件40℃×20min,不用再水洗,可直接脱水(不宜太干),但在固色浴中需加98%醋酸调节pH值至4~4.5,以防止阳荷性助剂产生聚集,提高固色效果。防静电剂SN用量为0.5~1g/L,河源双抗腈纶包芯纱可与固色剂同浴,且具有协同作用。纱线漂染加工后,大多数用于针织物,织物表面强调平整和柔糯。
腈纶防火纱的工艺流程,防火腈纶平均长度51mm,但有70-80mm的长纤维,,断裂强伸长率20.1。与普通腈纶相比,河源双抗腈纶包芯纱强力及伸长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原料回潮率10.4,纤维卷曲多,手感发涩、糙。生产前需喷抗静电剂、水进行处理,以增加可纺性,分别用水15、抗静电剂0.5调制的溶液喷洒后放置在房焖置48h,要求房温度控制在30℃左右,喷洒溶液时采用人工逐层铺开,以保证纤维均匀吸附,双抗腈纶包芯纱价格使原料上机时回潮率达到15-20左右。防火腈纶投入生产后一直处于放湿状态,所以,上机前需要专门拉出一条生产线,各工序机台全部用隔离布单独圈起来,且采用地面洒水、喷洒温水等方法保证车间湿度偏高控制。棉卷、生条、并条、粗纱、细纱等半成品下机台后及时用塑料袋包裹,尽可能减少水份散失。
河源双抗腈纶包芯纱染色用原棉最好选用纤维细度偏粗、成熟度好、含杂少的锯齿棉。纤维过细,则染色过程中易结块,在开清棉工序中难以开松,产生大量的棉结、色点,影响纱线外观质量。成熟度好,纤维结晶度高,则着色性强,染色均匀性好。专业双抗腈纶包芯纱原棉中杂质要少,叶屑等杂质会使其颜色上染到棉纤维上,造成色斑及染色不匀,影响染色效果。染色棉回潮率大小要适中,回潮率过高会增加清梳工序的开松、除杂的难度,还会对染色棉色相造成影响。染色原棉物理指标要求如下:回潮率8%~11%,马克隆值4.3~5.2,棉结≤180粒/g,细度160~180mtex,成熟度0.88~0.96,未成熟纤维含量>6.0%,含杂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