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纺纱线被影响因素有?
1) 纤维性能
纤维强度越高,线密度越小,长度越长,则纱线强度越高。棉纤维的天然转曲、羊毛和化学纤维的卷曲在纱线捻度不大时,会增加纤维间抱合力,因而提高纱线强度。短绒含量对纱线强度有较大影响。棉纱中,16 mm以下短绒率增加百分之1,棉纱强度下降百分之1~2。
2) 纱线结构
纤维在纱半径方向内外转移多,结构均匀时,纱线强度可提高;纤维分层排列且折叠、屈曲、弯钩多时,纱线强度降低;在临界捻度以下,纱线强度随捻度增加而提高,超过临界捻度后,则随捻度增加而下降。纯棉纱易在细节和大棉结处断头;涤棉纱易在粗节和粗细节拐点处断头。
3) 纺纱方法
用不同纺纱方法纺的纱线因结构不同,强度有明显差异。粗号气流纱强度低于同号环锭纱约百分之5~10,但气流纱线密度均匀,弱节处并不低于环锭纱。静电纺纱强度与气流纱相似。同相自捻纱由于纱上存在无捻区,强度很低;异相自捻纱由于错开了纱上的无捻区而使强度提高。加捻自捻纱强度由于捻度得到合理分布而进一步提高。
4) 混纺比
在二组分混纺纱中,当一组分混纺比由零逐渐增加时,混纺纱强度一般逐渐降低,至低值后若继续增加这一组分的比例,细纱强度又逐渐提高。两种相混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差异越大,强度的这种低谷现象越明显。
5) 大气温湿度
温度升高,纱线强度降低;相对湿度大,纱线回潮率提高,棉、麻纱线强度提高,毛及人造纤维纱线强度降低。因此,强度试验应在规定的标准状态(温度为20 ℃,相对温度为百分之65)下经平衡后进行,否则对所测得的强度要进行温度和回潮率修正。